根据青海师范大学党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创先争优活动,构建岗位争先进,本职创优秀的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创先争优联点责任制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校党总支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与玉树地震灾区转移安置学生实行结对导育活动。
10月10日,校党总支召开学生成长导师制动员会议,会上,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关于对玉树地震灾区转移安置学生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决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制度共分七个部分,提出了四项工作目标,六项工作原则;明确了导师职责;制定了五项实施办法和三项工作制度;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过程评价提出了要求,把在此项工作中党员作出的成绩作为年度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为保障活动富有成效的开展,成立了学校领导小组、年级指导小组和班级工作小组。
为使学生成长导师制扎实有效的开展,校党总支安排学生成长党员导师与学生结对,每位党员导育六到十名学生。制定了党员导师工作手册,主要有两大栏块: “指导内容摘要” 和“学生受导记录” ,“指导内容摘要” 专供记录党员导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每次导育的情况都必须有记录可查,以利于党员导师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 “学生受导记录”是学生的受导情况反馈,每次受导的内容,学生都要有受导记录及受导后的感悟及收获,让学生在记录、感悟中收获成长。
【办公室 供稿】